关于艾草的古诗有哪些 3. 赞美艾草的诗句有哪些 看热讯

2023-06-18 09:24:45 来源:抄写作文网
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艾草的古诗有哪些3. 赞美艾草的诗句有哪些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关于艾叶出名的诗句

8.古代最著名的诗是哪一首

高适 别董大二首(其一) 原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资料图】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

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

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

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后两句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

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这首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又如何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德宗贞元初年,博陵才子崔护科举落第,便在长安找个住处继续攻读。清明节的一天,崔护去城南领略大自然的景色。

在一户农家小院前想讨碗水喝,农家出来一位美丽的姑娘端来一碗水,崔护被姑娘的美貌深深打动了,不禁产生了爱慕之情。 第二年清明节的一天,他又来到这个农家前,但大门上了锁,于是他在院门上写下了这首诗留给姑娘。

这首诗中,诗人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无限怅惘。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贺端午的诗词佳作,下面就整理了一些描述了端午景象,缅怀古人的诗词:

一、古人眼中的端午景象:

宋代诗人陆游在《乙卯重五诗》是这样描写端午的: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具体描写了当时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平淡的闲言琐事在诗人的笔下变得瑰奇纯粹。

这首诗的意思是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在南宋代诗人张孝祥笔下《点绛唇》中的端午则是这样的:

萱草榴花,画堂昼永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

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

张孝祥笔下的端午节是色彩缤纷,热闹欢快的,把端午当天的景色,饮食和宴会都描写的无比美好。

这首诗的写的是萱草满地,榴花红艳,敞亮的庭院房间,白天绿荫满院,风消暑气。甜美的汤圆粉团,青绿可口的粽子,还有解渴解暑的菖蒲酒。身上挂着香囊神符,臂上戴着五彩丝缕,大家欢聚一起,互相祝福健康美好盛大的宴席上,有歌舞助兴,年年好个端午佳节。

二、关于端午节第一个就会想到肯定是爱国诗人屈原,而古代在端午诗歌也会缅怀屈原。

宋代诗人张耒在《和端午》中是这样缅怀屈原的: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作者从端午竞渡纪念屈原的千载冤魂说起,虽然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的屈原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在元代诗人袁易的《重午客中》中是这样写的:

往恨湘累远,他乡楚俗同。流传存吊祭,汩没见英雄。

竹叶于人绿,榴花此日红。未须嗟旅泊,吾道岂终穷。

这首诗歌描写了袁易对爱国诗人的惋惜之情,希望自己也能和屈原一样为了民族大义奋不顾身。

这首诗歌的意思是作者从前总很湘江太远,无法亲自祭拜屈原,但是我在漂泊之中,看到了端午节和楚国一样的风俗。人们也在水边祭祀屈原,在国家败落的时候,也涌现了很多铁骨英雄。

今天是端午,我看到竹叶向着人,四季常青,我看见石榴花在眼前特别鲜艳。我不需要感叹自己旅途漂泊,因为我走的是一条有着无限希望的大道,那条路,就是像屈原一样,将爱国进行到底,这条路不会有尽头,也永远没有尽头,因为民族是存在和向前的。

这是一个爱国者在历史和现实中清醒清晰的定位。他的心像石榴花一样鲜艳,致敬屈原,致敬宋国。

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是这样写的: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诗人感叹世道的不公平,如此大的江水却洗不清爱国忠臣的冤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节气中端午节的来历是因谁开始的,自古以来传闻是为了纪念屈原。只能嘲笑楚江尽管空阔浩渺,也不能洗刷尽忠臣的冤情。

三、古诗里也描述了很多古人在过端午节的时候的风俗和热闹的活动的。

在唐代诗人卢肇笔下端午节赛龙舟的景象,《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首诗描绘了

端午时节龙舟赛

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

这首诗歌的意思是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唐代诗人陈义在《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 中描述了包粽子,佩戴五色丝线,挂菖蒲的小习俗: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这首诗记录了作者在端午时节包粽子和编织五彩丝线小习俗,而所编织的彩线的来历是古代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所以在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门口挂菖蒲也是古代端午小习俗,因为菖蒲作为“天中五端”之首,它的叶子形状非常像是古代的宝剑,所以在民间过去也称它为“水剑”,说它能“斩千邪”。端午节期间把菖蒲悬挂在家门口,既能驱邪避害。

宋代诗人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中,则是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苏轼在这首端午的诗中,描绘端午的习俗:

童之臂、门之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

,哪个不是美轮美奂的图画?

这首诗的意思是旧时人们用绫罗布帛等制成小虎形,缝缀儿童臂上,认为可以避恶消灾。将青翠的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以辟邪驱瘴,有驱魔祛鬼之神效。天上的纸鸢在飞舞,粽叶香飘十里,用樽装酒水吃着肉。江面上龙舟竞发,彼此呐喊助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悲壮地大声吟诵屈原的《离骚》!

为了更好了能理解这些古诗词,下面介绍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小知识: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

7.有关端午节的习俗和诗句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

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

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逼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

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传说是为了避免很重的大鱼吞噬大夫屈原的身体。

饮雄黄酒: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

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

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夺目。

3.哪位知道清朝端午节著名的诗句我急需

节令门 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自古便有食粽、饮雄黄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4. 形容“艾叶”的句子有哪些

1、洗个艾叶澡,泡个艾叶脚,舒舒服服烦恼都赶跑;对你“爱也”真,对你“爱也”深,生活有你就不闷。端午,帮你挂艾叶,能爱你真好。

2、洗洗艾叶,将烦恼荡涤;包包米粽,将思念缠绕;煮煮红枣,将爱恋加温;划划龙舟,将*燃烧。吃个粽吧,福禄寿康到!端午佳节好,幸福快乐找!

3、端午到,艾叶长,门旁竖立驱邪魔;端午到,香囊傍,百病不沾体健康;端午到,裹粽子,香飘万里情谊长;端午到,观龙舟,千帆竞渡逞豪强。端午快乐难尽数,愿你开心人健康!

4、粽子香,艾叶芳,灿烂心情赛春江;龙舟忙,喝雄黄,健康快乐好运长;太阳光,暖洋洋,愿你永把幸福尝;短信响,情飞扬,朋友祝福:端午快乐!

5、艾叶又飘香,时间近端阳;低头思好友,就在水一方;念念未敢忘,问候送心上;届时配香囊,佑你永安康;粽子尝一尝,瑞气满口香。

6、端午节又到,粽香又飘扬。糯米加红枣,穿上艾叶衣。扎个红腰带,漂亮又大方。洗个热水澡,清爽又宜人。端午送祝福,实惠又吉祥。端午节快乐!

7、艾叶扬,粽子尝,欣然佳节逢端阳;佩香囊,饮雄黄,豪情龙舟争渡忙;情意长,蜜如糖,朋友祝福到身旁:愿吉祥,祈安康,快乐幸福你珍藏。

8、一片艾叶,渗透情意的芬芳;一条龙舟,搏出热情的高涨;一个粽子,裹满生活的蜜糖;一声问候,愿你心情飞扬。端午快乐!

9、洗个艾叶澡,泡个艾叶脚,舒舒服服烦恼都赶跑;对你“爱也”真,对你“爱也”深,生活有你就不闷。端午佳节挂艾叶,愿我们的爱直到天荒地老。

10、端午节又来到,甜甜粽子不可少,艾叶飘散着清香,糯米粘粘味道好,一颗红枣照日月,纪念屈原忠肝胆,健康美食智慧造。划动双桨赛龙舟,祝你鲤鱼跃龙门,前程无量。

11、我用一缕春风的清新,两滴夏雨的舒畅,三片艾叶的清香,四个红枣的甜蜜,包了一个端午粽,愿你吃过后,烦恼不留,事业起飞,八面玲珑,成功九拿十稳。

12、一个粽子代表一种思念,一片艾叶传来一声问候,一条龙舟伴着几许牵挂,一杯雄黄内含多少心愿,一条短信传达一生祝福:祝你幸福平安,端午节快乐!

13、艾叶清香扑鼻来,荷花浮水擎雨盖。粽子香甜好喜爱,童年往事未忘怀。龙舟竞渡江上赛,健康快乐真精彩。香包可爱随身带,幸福吉祥全送来。五月端午好运来,愿你开心笑常在!

14、艾叶挂门墙,疾病都绕道;香包随身携,百病自然消;粽子香又甜,品尝开怀笑;龙舟破浪行,欢乐来开道。端午佳节,愿你过得丰富多彩,快快乐乐!

15、粽飘香,艾叶芳,温暖阳光照晴空;赛龙舟,喝雄黄,远方老友勿相忘;日也盼,夜也念,健康快乐我心愿;短信到,情飞扬,端午请把幸福尝;祝老朋友端午快乐,心想事成。

16、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的好方法,可用艾叶水泡脚。做法:把艾叶撕碎放入泡脚桶,用滚开的水冲泡,待艾叶泡开后温水泡脚,直至全身微微出汗。用此法期间要多喝温开水,少吃寒凉食物,注意休息。

17、端午节,钟馗像一悬,吉祥连成连;艾叶菖蒲一挂,好事来到家;龙舟这么一赛,忆古欢乐在心怀;吃一个粽子,念一下过去,民俗丰富多彩,祝你快乐迎面来!

关于艾草的诗句 关于艾草的诗句有哪些

1、浣溪沙(苏轼)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2、《端午家集二首》年代: 宋 作者: 曾丰戏缠朱彩索,争带赤灵符。踏草仍悬艾,包菰更结芦。都还痴子弟,半出骏僮奴。老病无他好,惟餐玉术蒲。3、《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6.谁能给我一点古代文学常识和有名的诗句

描写春的古诗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描写夏天的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宋•陆游《初夏绝句》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唐·李梦阳: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15、宋·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忧国忘家,捐躯济难。17、唐·李白: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

有关于艾草的诗句

2. 有关艾叶的诗句

习俗来源:端午节本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至唐黄巾起义时,黄巢义军攻打中原地区,时值端午。当地官员于是放出风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动员民众逃离家园,是为"走黄巢"。实际是使义军无法与民众接触,以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

中原地区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一小孩为亲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亲生的小孩刚能行走,她嫂子的遗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岁。妇人一人带二小孩逃难,背着她嫂子的遗孤,却让自己刚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却落在后头。走不多远,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小孩走路,而让小的小孩走路?”妇人如实相告,黄衣人听后甚为感动,道:“你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已破黄巢之刀,黄巢已无法取你人头,其实你只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义之家,黄巢便无奈你何。”言罢竟忽不见。妇人认为是仙人指点,于是回家依言而作,并沿途叫逃难之人插艾草可破黄巢之刀云云。因此妇人平时善良,多行善事,诸多民众都相信,依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黄巢”,在家中过端午节。

果然,义军过境,见家中插艾草的人家,无人打扰,随军的医生还为民众看病,问疾苦。一时妇人遇仙人指点之事在各地传开,平民之家,不再“走黄巢”,纷纷插艾草过端午,并效妇人行忠义之事。

其实,黄衣人是黄巢义军的前锋谋士,武艺高强。义军所到之处,都是无人村,义军无人支援,成了孤军。谋士知有蹊跷,化成便衣,独自寻找原因,遇是了妇人。忽然不见,只是纵身跳上大树隐藏起来了。谋士小施一计,不仅破了官府的:“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谣言,为义军获得民众支持,又使民众积德行善成风,世人于是将此传统继承下来,成为今天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

陆河人为客家人,多为中原迁移到陆河。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黄巢”“插艾草”的习俗。

注:黄巢(?~884) 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善击剑骑射。

关于艾草的诗:

七律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还有些散碎的句子和对联:

门高无碍齐公子,海阔难寻楚大夫。

菖蒲驱恶迎喜庆,艾叶避邪保平安。

蒲剑冲天皇斗观,艾旗拂地神鬼惊。

松大夫招来百福,竹君子扫去千灾。

思无邪正心诚意,虑有德履泰临丰。

端阳艾叶如旗招百福,午日菖蒲似剑斩千妖。

盛世本无邪,寰宇长昭天子镜;德门原有庆,端阳亦镇赤灵符。

胜地纪中天,象取白芳占汇吉;翔风符正午,薰来引竹报平安。

赞美艾草的诗句有哪些?

1、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

翻译: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2、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小雅·鸳鸯》

翻译: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把他来滋养。

3、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小雅·庭燎》

翻译: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无晨光。庭中火烛明晃晃,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响叮当。

古代关于艾草的意义:

从旧历五月的第五天起,家家户户都不约而同插一把艾枝和菖蒲在窗口,在门楣,直到干枯,迎接另一个端午节的如约而至。一辈一辈的中国人,都这么坚守着,并不问为什么,只是生生不息地传承。

他们深居乡里,识不了几个象形字,也不懂用象形字写成的诗句,只知道用艾草与菖蒲作为道具所怀念的那人爱国、忠君,还写诗,写好了就在江畔吟唱;不高兴了还发牢骚,走投无路了就去跳水,以至于那湿身的水痕一直沿着汨罗江漫延到今天,濡湿了一个民族的心灵,汇成一段悼辞,一种咒语,与一位楚国达人逶迤相绾着。

2.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节古诗有哪些,有名端午节古诗

1、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2、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3、南乡子·端午

宋代: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4、同州端午

唐代: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5、和端午

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 描写艾草的诗句

禽虫十二章(白居易) 燕违戊己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疑有凤王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

[不知其然也。燕衔泥常避戊己日,鹊巢口常避太 岁,验之皆信。

] 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鲲鹏鳞羽多?[齐物也。

] 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弟兄。但恐世间真眷属,亲疏亦是强为名。

[故名也,江、沱间有鱼,每游辄三,如媵随妻,一先二后,土人号为婢妾鱼。礼云:雁兄弟行。

] 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

[自警也。] 阿阁鹓鸾田舍乌,妍媸贵贱两悬殊。

如何闭向深笼里,一种摧颓触四隅?[有所感也。] 兽中刀枪多怒吼,鸟遭罗弋尽哀鸣。

羔羊口在缘何事,暗死屠门无一声?[有所悲也。] 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应是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自照也。

] 蠨蛸网上罥蜉蝣,反覆相持死始休。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仇。

[诫报也。] 蚁王化饭为臣妾,螺母偷虫作子孙。

彼此假名非本物,其间何怨复何恩?豆苗鹿嚼解乌毒,艾叶雀衔夺燕巢。鸟兽不曾看本草,谙知药性是谁教?[尝猎者说云:鹿若中箭发,即嚼豆叶食之,多消 解。

箭毒多用乌头,故云乌毒。又燕恶艾,雀欲 夺其巢,先衔一艾致其巢,辄避去,因而有之。

] 一鼠得仙生羽翼,众鼠相看有羡色。岂知飞上未半空,已作乌鸢口中食。

鹅乳养雏遗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细微幽隐何穷事,知者唯应是圣人。

[鹅放乳水中,不能离,群雏从而食之,皆饱而去 之。又如鱼想子,子成鱼,并皆是佛经中说。

]浣溪沙(杜甫)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古风(陆游) 木生虽拱把,鲜不困斧斤。

枯朽亦可全,又以芗故焚。嘉禾终銍艾,岂独草见耘。

此理讲已熟,要当尊所闻。山房(陆游) 四纪移家剡曲傍,自茨生草作山房。

寒侵夜艾知霜重,行遍天涯觉梦长。戒婢无劳事钗泽,课奴相率补陂塘。

无衣已免豳人叹,数箔春蚕岁有常。雨晴至园中(陆游) 入夏经月雨,园路久已荒。

今朝偶一到,蒿艾如人长。岂惟蛙黾豪,颇觉蜂蝶狂。

怅然怀故山,舍东百本桑。迨此积雨余,枝叶沃以光。

父老适相遇,藉草挥一觞。一觞颓然醉,笑语相扶将。

赋诗示儿子,此乐未易忘。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李白)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权德舆) 芳讯来江湖,开缄粲瑶碧。诗因乘黄赠,才擅雕龙格。

深陈名教本,谅以仁义积。藻思成采章,雅音闻皦绎。

清时左冯翊,贵士二千石。前日应星文,今兹敞华戟。

谢公尝乞墅,宁氏终相宅。往岁疲草玄,忘年齐举白。

酒酣吟更苦,夜艾谈方剧。枣巷风雨秋,石头烟水夕。

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酷似仰牢之,雄词挹亭伯。

老骥念千里,饥鹰舒七翮。叵能舍郊扉,来偶朝中客。

浣溪沙(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东坡八首(并叙)(苏轼)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

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焉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下隰种秔稌,东原莳枣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

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家童烧枯草,走报暗井出。

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自昔有微泉,来従远岭背。

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

岁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块。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作之。)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蜀人以细雨为雨毛。稻初生时,农夫相语稻针出矣。)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蜀中稻熟时,蚱蜢群飞田间,如小蝗状,而不害稻。)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

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农夫告我言,勿使苗叶昌。

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李公择也。)

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百栽倘可致,当及。

1.关于“端午节”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6.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7.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8.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9.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端午的多个名称叫法:

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龙舟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当五汛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天中节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3. 赞美艾草的诗句有哪些

1﹑《又寄徐径畈吏部》年代: 宋 作者: 刘黻元阳诏墨动天霞,喜到东都处士家。

世路几年滋艾草,道山今日聚梅花。作舟济国看商傅,链石补天过女娲。

珍重诸贤扶大道,声名毋使后人嗟。2﹑《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年代: 宋 作者: 卫宗武忆昔入此山,首夏接春季。

谷鸟正嚘嘤,芬芳尤妩媚。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参倚。

谁乎一叱咤,斩艾如草薙。遂令墟墓间,常抱斧斤耻。

仅存盘涧松,绰有虬龙势。矫矫千岁姿,昂霄犹舞翠。

我来省松槚,适当谷之昧。石齿咽残流,鸣族息群喙。

木石缩羽鳞,风霜剪菑翳。害然眼界清,如至人境外。

意行步崎岖,白云生屐履。林光渍欲流,冉冉湿衣袂。

曾来入画图,人行绝毡毳。风尘不可到,心迹两无秽。

追寻得良俦,清吟可相配。不效互唱酬,日与青山对。

兹游拟畅情,俄值风雨晦。渐喜迫新阳,天地宁久闭,屋角数点明,冰花送春意。

3﹑《端午家集二首》年代: 宋 作者: 曾丰戏缠朱彩索,争带赤灵符。踏草仍悬艾,包菰更结芦。

都还痴子弟,半出骏僮奴。老病无他好,惟餐玉术蒲。

民谚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因此每至端午之际,老百姓常把插艾叶和菖蒲作为节日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叶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以防蚊虫,辟邪祛病。

还会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艾叶在食用和药用上的好处多的说不完。参考资料诗词名句网:/chaxun/shiju/%E8%89%BE%E8%8D%89。

4.艾叶送真情,端午寄相思的好句子

1、粽子飘香艾草芳,龙舟争渡闹春江。

喝雄黄,佩香囊,欢声笑语迎端阳;风轻扬,福满堂,幸福生活万年长。端午节,愿你自在悠闲,合家安康! 2、天苍苍,野茫茫,暴富的希望太渺茫;水弯弯,路长长,没钱的日子太漫长;楼高高,人忙忙,今夜相约抢银行。

接头暗号:端午已至,提“钱”快乐! 3、层层粽叶层层情,一层一层送予你:一层送你身体健,二层送你事业顺,三层送你生活美,四层送你爱情甜,五层送你财源丰,六层送你家和美…端午快乐! 4、节日未到,短信先到。愿粽叶的清香,给你带来幸运与平安。

愿粽子的香甜,给你带来甜蜜与吉祥。愿你品尝出粽子里深深地情谊,端午节快乐! 5、香香的粽子是思念,青青的粽叶表惦念,粘粘的糯米是挂念,红红的大枣表想念,端午节到了,朋友你还好吗,愿你一切如意,万事顺利,端午节快乐。

6、端午节送你一个开心粽,带着我的祝福;送你一个幸福粽,映着我的问候;送你一个甜蜜,浸透我的关怀;送你一条端午短信,传递我的祝愿,祝端午节快乐。 7、白天的思念,夜里的失眠,全是因为远方的你。

端午节快到了,我对你很是想念,心中默默的祝福你: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8、每当一个节日来临,我总是第一个想起你,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样,遥望着远方,思念自己牵挂的人。端午节到了,让我为你送上一份祝福! 9、某公司端午节时给每个外籍员工发了粽子,第二天有个老外很感谢地说:你们发的点心很好吃,谢谢,就是外面的生菜有点硬。

端午节快乐! 10、咬你一口,清香依旧,咬你两口,全身自由,咬你三口,幸福永久,咬你四口,完了,我想你想的太投入吃粽子咬到了手。嘿嘿!端午节快乐哦! 11、五月五,是端阳,民俗节日不能忘;荡起浆,推开浪,龙舟下水喜洋洋;艾草青,粽米香,快乐祝福冠群芳;戴香包,喝雄黄,驱邪防病保健康。

端午快乐! 12、五月五,来端“五”:端起快乐,把烦恼瞄准;端起信心,把失落枪毙;端起好运,把霉运干掉;端起友情,把寂寞打倒;端起祝福,让温馨围绕!端午节快乐。 13、粽子飘香端午到,五彩香囊身边挂,驱邪避灾福相伴,敬上一杯雄黄酒,宾朋举杯迎端阳,龙舟赛出情悠扬,一年更比一年强,生活美妙更辉煌,愿你端午快乐,幸福万年长! 14、端午节,为你包一个甜蜜的粽子,裹着我真心的祝福,愿你健康平安;为你做一个美丽的香囊,织着我深情的祝愿,愿你快乐幸福。

祝你端午节愉快! 15、舀一勺好运米,采两片大棕叶,包一个甜的粽子,打着七彩八飘的丝带,里面装的是我给我你满满的祝福和好运送给你,愿端午节快乐。 16、粽子绿外套,内装七彩馅,香甜鲜咸辣,五味任你选。

肉香品幸福,枣甜尝快乐,海鲜细品味,咸是百味王。生活多色彩,乐趣其中藏。

祝你端午节快乐。

5.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 • 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酒*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标签: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