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点!古诗中的儿童有哪些 有关儿童的古诗

2023-03-31 19:13:13 来源:教育联播网
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古诗中的儿童有哪些 有关儿童的古诗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古代关于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1. 古代关于儿童的诗句古代关于儿童的诗句 1. 关于古代儿童的诗句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4、《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5、《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7、《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8、《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9、《田家》【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0、《花影》【宋】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2. 关于古代儿童的诗句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3、《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4、《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5、《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7、《牧童》【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8、《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9、《田家》【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0、《花影》【宋】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3. 关于儿童的古诗所见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4. 古代描写儿童的诗句告诉我几个呗1.《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2.《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3.《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4.《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5.《与小女》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6.崔道融《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7.贺知章《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8.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9. 《村晚》――雷 震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5. 描写古代儿童游乐的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指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宋 张�C《满庭芳 促织儿》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 李白《长干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饱采黄精归不饭,倒骑黄犊笛横吹。――宋 张玉娘《牧童辞》6. 关于儿童的古诗词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溪居即事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7. 关于儿童的诗句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艇:船。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小娃:小孩儿。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开:分开。[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译文]: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 真情态。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一 作者简介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明代著名的艺术家。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中年做过浙闵总督胡宗宪的幕客,曾为对抗倭寇的军事出谋划策。但由於徐渭嫉恶如仇,鄙视权贵,导致他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发狂,到了晚年只能靠变*书画度日。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他的画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花鸟,据史料载,近代花鸟画中流行的润笔写意的泼墨画法,就是从他开始发展起来的。他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论著、杂剧,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二 背景资料 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墨翟*的。他在鲁山(今山东省潍县境内)因为看到老鹰在空中盘旋,因而有了*风筝的念头,但他*风筝的过程并不顺利。他研究试制了三年,终於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后来墨翟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风筝后来应用於军事上,用来探测敌方的阵地。唐代以后它的用途开始向娱乐方面转化。到了明清,民间逐渐形成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徐渭晚年穷困潦倒,主要以*画为生。「风鸢」是他晚年常作的绘画题材之一,他曾画了大量的《风鸢图》,并有题诗。这类《风鸢图诗》现存三十多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他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倾注到儿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三 注释 1. 风鸢:或称「纸鸢」。鸢:○粤[渊],[jyn1];○汉[yuān];老鹰。纸鸢上常画老鹰,故名。严格来说,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所谓「风筝」,是指它在空中能发生像筝弦的声音;至於「纸鸢」,则为哑鸟,只飞不鸣。风筝是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按一个风笛,当纸升空以后,强风通过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奏出呜呜的声音。普通纸鸢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不过,现在人们已不再将二者区分了。2. 搓:○粤[磋], ;○汉[cuō]。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的揉。3. 絮: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称为「柳絮」,也称「柳绵」。4. 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是极言其长。 5. 消得:消耗,耗费。6. 带将:。8. 关于描写古代少年儿童生活的古诗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 ,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儿童是古诗中常见的形象

一、奇思妙想型《古朗月行》一诗中儿童把月亮想象成“白玉盘”“瑶台镜”,想象月中的仙人长什么样,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是给谁吃的,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二、勤劳淳朴型《四时田园杂兴》中的“童孙”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加上儿童擅长模仿的天性,于是就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种瓜。一个“学”字,透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辛弃疾《清贫乐 村居》里的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三、热情乐助型对不认识的人完全可以不管的,可儿童的好奇和乐助心促使他想知道眼前的人何处来,何处去,干什么。《回乡偶书》就描述了这样一群孩子。一个“笑”把儿童的好奇的内心、不礼貌的狡黠给很好地遮掩了起来。贾岛《寻隐者不遇》里面的童子很认真、礼貌地告诉寻者师父采药去了。到哪里采药呢?就在这座山上。具体哪个地方就不得而知了。童子不仅很好地回答了来访者的提问,而且很有禅意,言简意赅,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杜牧《清明》中的牧童对当地情况很熟悉,急他人之所急,迅速为“断魂人”指明了方向,让人眼前一亮,心情为之好转。

5.关于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1、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资料图】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3、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5、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6、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7、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8、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9、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10、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有哪些描写儿童的古诗

描写儿童的古诗如下。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4、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5、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6、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7、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8、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9、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10、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13、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4、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1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6、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4.带有“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1.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孩提: 2~3岁的儿童。指代幼儿时期。

垂髫(tiao):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 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O’)。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两个 总角解散,扎成一束髻)

8.有关儿童的诗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舟过安仁》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范成大《*痴呆词》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颜仁郁《农家》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稚子弄冰》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有关儿童的古诗

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赏析:小孩子撑着小艇,偷偷摸摸地去采白莲,但是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虽然已经很小心了,但是他离开的时候,身后留下了一大片被划开的浮萍。笔墨细致逼真,主人公天真幼稚、活泼开爱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2、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赏析:篱笆外面有个人家没有系船,随着春风驶进钓鱼湾。小童看到了,以为是来了客人,急忙去打开柴门迎接客人。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3、牧竖唐・崔道融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赏析:牧童身着蓑衣,头戴斗笠,碰见来往行人,故意装得很神气。放牧的时候躺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逢人皆傲然”,牧童表现地很骄傲,俨然有些小大人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4、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赏析:白天在锄草,夜晚搓麻,村里的男男女女都有劳动。小孩子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桑阴下像模像样地学着种瓜。农村的孩童们虽然年纪尚小,但是也自己学习农活。一个“也”字,刻画出一个孩童“有样学样”的天真形象。5、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赏析:孩子放学早,一回来就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也凸显了儿童身上蓬勃的活力。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赏析:一个小孩子正在学习垂钓,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惊了鱼儿,连连招手不肯回答,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意趣盎然。7、牧童诗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赏析: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哎,多少到长安求取名利的人啊,机关算尽都不如你(牧童)啊。作者赞颂牧童清闲恬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8、与小女唐・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赏析: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才刚能听懂大人讲话,就咿咿呀呀地学着说话了。因为贪恋小车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休息。诗抓住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的特点,通过这些生活琐事的描写,使小女孩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9、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赏析: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10、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赏析: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寒天弄冰,说明童心炽热。金盘、银冰两相辉映,赏心悦目。而声音更是有 “玉罄穿林响”的亢,然后又变成“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声意俱美,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取冰为铮、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铮:一种乐器)

1.关于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1.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宋代)-《夜书所见》

2.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清代)-《村居》

3.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胡令能(唐代)-《小儿垂钓》

4.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杨万里(宋代)-《舟过安仁》

5.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白居易(唐代)-《池上》

3.描写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7.10首描写儿童的诗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希望能帮助到你

2.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9、《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6.描写儿童的古诗句有哪些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舟过安仁》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有关于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标签: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