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写了哪些情景 《清明》一诗中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2023-05-23 07:11:59 来源:抄写作文网
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清明古诗写了哪些情景 《清明》一诗中写出了怎样的情景?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清明诗中描写了什么的情景?

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节气特征,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发了孤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孤寂之感。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人个个落魄断魂。描述清明时节主人公雨中赶路的愁苦心境和问询牧童的瞬间情形,抒发异乡思亲的沉痛心情。

杜牧在池州清明节外出时不见阳光,遭遇细雨纷纷。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借酒消愁。

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


(资料图片)

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

清明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情景

清明描写的是春季的情景。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知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

《清明》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时杜牧为池州刺史。关于杏花村到底在何处,历来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或说在山西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江苏南京(金陵),亦有以为诗人虚拟者。然而,诸说之中,以池州说最为可信。池州贵池西郊,有杏花村。据方志记载,唐会昌间,有黄公名广润者,在此酿酒*。店内有井,水似甘泉,人称“黄公广润玉泉”。而杜牧会昌年间,恰有出守池州的经历,借本地风光,组织成诗,为水到渠成之事。《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清明》赏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说出是向谁问路的。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是否答话了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清明》作者

《清明》的作者是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参考文献: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01-1102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073、王开春.杜牧《清明》赏析[J].学语文, 2014(06):45-46

《清明》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清明[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清明》注释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2、纷纷:形容多。

3、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4、借问:请问。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位于安徽池州贵池区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描写了什么情景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孤寂之感。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这一天,细雨纷纷飘洒,路上远行的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哪里可以*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山村。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

1、《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一诗中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清明》一诗中写出了怎样的情景:一个下着纷纷的小雨的日子,又恰逢是清明时节.一个飘零在外的游子,看到了路上戚戚然去扫墓的人群,于是触景生情,便有了思念故人的情愫心里更是增添了一分愁苦,简直失魂落魄了.当他走累了想歇歇,就向别人询问,附近有没有小酒馆可以歇歇脚,放牧的孩子伸手指了指远方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

标签: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