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讯!小学语文课文记叙文怎么讲

2023-01-01 12:50:40 来源:教育之家

在小学阶段,教好记叙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小学语文课文记叙文怎么讲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资料图)

小学语文课文记叙文怎么讲

一、理清文章层次,明确中心思想

记叙文是围绕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的,所以,抓住中心思想,能透彻地掌握文章的内容。如何才能理清、归纳课文中心思想呢?我认为,要从记叙文的特点及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可以从结构上、记人记事上去探索,还可以从题目启示、开头提示、议论或文章的结尾等方面研究。

1、先谈从结构入手归纳中心思想。这种方法是先按照文章顺序分段,弄清各段内容,写出段意,点明其包含的思想,然后将各段所体现的思想进行统一、归纳,就得出中心思想。但是,用这种方法,学生往往会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混淆。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两者区分开来。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关系,是材料和观点的关系,两者虽然密切,归纳中心思想时也把主要内容写进去,但两者并非一回事。

通常所指的中心思想,不是指主要内容,而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出来的最基本的、最突出精神、思想。如《西门豹》一文,写了西门豹首先经过明查暗访、了解人民受苦的原因,然后巧妙地惩治官绅和巫婆这一群恶人。通过这些内容的叙述,我们了解到破除迷信,宣扬科学的重要性以及西门豹的机智、实干。而这些由主要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基本思想,也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就是文章的灵魂,它是统摄全文的;它是全文各部分共有的思想。也可以说,文章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反映这个中心而表达的。

2、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可以从记人或叙事方面去归纳。通过记人或记事表明作者对人或事的观点、态度,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也是记叙文最基本的特点。如果写人为主的文章,就要着重分析人物的形象。联系人物的身份、行动、语言、以及作者要表现人物哪一方面的高贵品质。这些品质便是作者向英雄人物学习的东西,也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小珊迪》一文,这篇文章写了小珊迪宁可自己受苦受难,也要把零钱找给我的故事。课文中从小珊迪三次请求“我”买火柴的语气以及小珊迪的着装、动作,都有表现出小珊迪的穷。而从弟弟的话中,就可以了解小珊迪如何受伤的过程和原因。课文里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都表现出小珊迪善良、诚实的美好品质。如果是记事的文章,就引导学生找出它的情节,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领会作者写这些事件所宣扬的思想、观点结合起来,就归纳出中心思想。

3、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不只用一种方法,我们还可以从文章的题目、文章开头的启示、作者的议论和文章的结尾入手归纳中心思想。因此,领会和归纳中心思想应结合各种方法,在教学每一环节,特别每一段具体分析中,要引导学生边分析内容边揭示所包含的思想,进而归纳出中心思想来。

二、抓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记叙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人物、叙述事情、描写景物。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段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明确事件的意义,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1、抓关键词语进行训练、理解课文。在记叙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关键词语的教学,要围绕课文表现的中心,从多层次、多角度去挖掘词语的内涵。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的同时,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2、抓细节描写进行推敲,理解课文。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与故事发展的线索,作者情感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穷人》写渔夫的妻子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到自己家里,放到床上后“又连忙帐子拉好”。“又连忙把帐子拉好”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仅是情节发展的需要,还体现作者的良苦用心。看出桑娜已有五个孩子,怕丈夫回来看见又多了两个孩子,会揍她。抓住这一动作描写,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桑娜宁肯自己吃苦、挨揍,也要帮助穷人,这正体现了桑娜美丽善良的心灵。而当丈夫提出“得把他们抱回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样的想法时,则更进一步地表现丈夫同桑娜一样也具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细节描写处,联系上下文,思考其在文中的作用,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3、抓重点段的训练,理解课文。重点段是教学中的重点。进行重点段的训练,也可采用从读入手,进行体会的方法,也可采用把重点段的内容同课文前后内容进行联系的方法;可以采用品析词语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理清重点段中句子之间关系的方法。教学中,要根据重点段的构段特点,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层层剥笋,步步深入,理清作者的思路,教给学生理解课文方法。

小学语文课文记叙文怎么教学

1、理清文章层次,明确中心思想

前文已经提过,记叙文是围绕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的。所以,抓住中心思想,能透彻地掌握文章的内容。如何才能够理清、归纳课文中心思想呢?依我说,要从记叙文的特点及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可以从结构上、记人叙事上去探索;还可以从题目启示、开头提示、议论或文章的结尾等方面研究。

先谈从结构入手归纳中心思想。这种方法是先按照文章顺序分段,弄清各段内容,写出段意,点明其包含的思想;然后将各段所体现的思想进行统一、归纳,就得出中心思想。但是,用这种方法,学生往往会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混淆。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两者区分开来。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关系,是材料和观点的关系,两者虽然关系密切,归纳中心思想时也把主要内容写进去,但两者并非一回事。通常所指的中心思想,不是指主要内容,而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出来的最基本的、最突出精神、思想。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不只用一种方法,我们还可以从文章的题目、文章开头的启示、作者的议论和文章的结尾入手去归纳中心思想。因此,领会和归纳中心思想应结合各种方法,在教学每一环节,特别是在每一段具体分析中,要引导学生边分析内容边揭示所包含的思想,进而归纳出中心思想来。

2、着重分析好课文的主人公

记叙文往往要突出人的因素。写事也是为了写人。课文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人物来体现的。分析好人物,就可以用人物的品质来教导学生。

分析人物,就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等来分析。如《小珊迪》,描写小珊迪外貌“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通红。”这句话是为了烘托出小珊迪的穷困。从弟弟的口中“我”了解到小珊迪没有回来找零钱的原因,反映出小珊迪善良、诚实的美好品质。分析好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外貌,就能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3、抓住写作特点进行分析

内容是通过形式去表现的。抓住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对深刻理解思想内容有很大的作用。在记叙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人物的塑造、材料的选择和语言的运用等特点进行分析。一篇好的记叙文,总是把人物放在矛盾中去塑造,总是站在矛盾的最前面,紧扣中心,详略得当地选材,人物语言的运用也具有鲜明和独特的个性。讲清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并使他们逐步掌握写记叙文的基本方法。

小学语文中记叙文教学方法

一、养成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习惯

整体感知是理解的第一步,感知无非是知道大概的事件人物,进而得到具体深入的理解,由理解再加强感知。从感知到理解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印象,有自己的心得,这就是感悟。整体感知要着眼于全局,学会观其大略。培养整体感知能力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初读时。力争一次性从头读到尾,克服心理上的压力,遇到障碍不中断。想办法超越过去,一时超越不过去先存疑,再往下读,也许在下面读的过程中就能得到提示,有助于理解。

2、把课文内容大致“分分块”。对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要有一个基本印象。这对训练“短时记忆”是很有好处的。“短时记忆”,意味起码在读完之后一两个小时之内不应忘记。

3、善于抓住最能引起人思考的词语和语句。这些语言材料往往能促使你在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让你在思考中“破解”疑问。

4、课文中有些语句能引起联想和想象。初读一遍以后,尤其是在预习的时候,想想作者这样写的原因。这时就应“掩卷畅想”,也许抽象的内容就会具体起来,在陌生的内容中发现几许“熟悉”。这些都是为整体感知服务的。

二、抓住内容要点,在“精读”中深入理解课文

抓住课文的要点是深入理解的前提。把书读“薄”读“精”,才能真正汲取营养,所谓读“薄”是指把握住重要的内容,反复地去咀嚼。深入理解是分析概括的结果,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在语文学习中,精读有特殊的要求,要做具体的事情。

1、用简明、有条理的话概括课文写了哪些事。记叙文中,常有对件事或几件事作出概括的语句,要善于捕捉这样的语句以提高阅读效率。(1)“整合”。整合,是指因为人与事密切相关,这就要注意在叙事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2)叙述类文章写的往往都是现象,现象的背后有原因,行为的背后有情感。在阅读记叙类的文章时就要捕捉重要的词语,发现背后的原因和情感。这就是创新学习的表现,甚至可以反过来想:不这么写行不行?(3)在阅读记叙类的课文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弄清作者写人写事的特点、目的、意义,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对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是最直接的。

2、分析重点语句

重点语句,这里主要指含义深刻的语句、有鉴赏价值的语句。分析,就是要弄清语句的意义、寿达目的以及表达效果。

在分析重点语句时,对在表意上起重要作用和产生特殊艺术效果的词语 定要用心揣摩、品味。对字词的记忆、积累、分析和揣摩,最终要服务于阅读和写作。要分析重点语句。

总体来说,要强调的是把两个环节结合起来:是在初读的时候养成良好的整体感知习惯,二是抓住内容要点,在精读中深入理解课文。语文课的学习一定要由初读向精读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整体感知的习惯或许容易一点,基本读懂以后再精读。动笔概括之前,应弄清人物和事件背后隐藏的动机、目的、情感和态度,探讨写作手法的特色与效果;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重要语句或不太明白的词句,要提出问题,细心揣摩。这样就可以在阅读上取得越来越大的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策略

一、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记叙文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创设各种丰富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探索、发现、体验、分析、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创造力。这种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

二、重视常规方法

1、注重课前预习,独立思考,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2、明确教学目标,创设自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教师能把学习目标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

三、运用创新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及语言文字知识。这样的方式有效,但是往往显得枯燥单调。其实,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多种手段,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给学生较清晰的感性认识,还能为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新鲜的,这些新鲜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巧借多媒体来解决,则为理解课文、学习语言文字表达知识铺平了道路。

2、 设计与学生学情相适应并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比如在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课文时,我在教学过程中就采取了全班分组竞赛的方式解读文段,让学生自由地勾画出重点语段,并作分析,气氛活跃了,学生也学会了怎样自由解读课文;在上《荷叶 母亲》这篇课文时,我与学生一起用绘画的方式将“荷叶呵护荷花”的情景再现,把抽象的情景变得简单形象;在上《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安排学生以短剧表演的形式再现故事,表现出皇帝的愚昧和骗子的无耻,学生们在积极的活动参与中,不仅获得了学习的快乐,还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内涵。这些教学手段让语文课不再枯燥,让记叙文的教学更为生动。

四、注重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动力。记叙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如学习《丑小鸭》一文时,学生提问:丑小鸭不离开鸭群会变成天鹅吗?丑小鸭本来就是一只天鹅,为什么作者一定要让它经历这些挫折?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

学生积极质疑、求异、从不同角度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设想和推测时,往往是良莠并存,在大胆创新的尝试中也可能有理解失误或思路不当,对此,教师不必大惊小怪,应当在肯定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同时引导其思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或理解不正确的循循善诱,启发指导,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创造性。

五、注重多读感悟,品味语言,进行自主阅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如我在引导学生朗读《背影》时,先让学生选择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句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们更深地体会到了字里行间流淌的后悔、感动和惆怅之情。

六、注重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并非全是个人的事,对初中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拔,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独立感悟后,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在思考和合作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七、注重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

关键词: 中心思想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